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

地理與環境作業~第七週~約旦之1~11號報告內容

盧昭錦 1號 →
張書馨 2號 →
李巧柔 3號 → 約旦的習俗禮儀
歐陽明依 4號 → 約旦歷史
李育萱 5號 → 約旦人民重大慶典-宰牲節、開齋日
姚羽玲 6號 → 約旦簡介
呂宜宗 7號 → 約旦-佩特拉古城
宋朝煒 8號 → 約旦-月神廟
許甄純 9號 → 約旦 安曼-古露天劇場
姚云婷 10號 → 約旦首都-安曼
林士淳 11號 → 約旦佩特拉古城歷史

2007年10月28日 星期日

約旦--月女神神殿

區位
地圖: google map
絕對位置:緯度37.949722° 經度27.363889°
相對位置:位於安曼以北48公里的傑拉西城市正中的山丘上

特色

Artemis神殿算是Jerash建築群中最為巨大的建築體,遺留的部分也較完整。
月女神神殿(Temple of Artemis)供俸的是女神〝Artemis–阿耳忒彌斯〞,她是希臘神話中的月神,相當於羅馬神話裡的〝戴安娜〞,是太陽神〝阿波羅〞的雙生妹妹。月神阿耳忒彌斯(A rtem is)是傑拉西城市(安曼以北48公里)的守護神,被供奉在山丘上的神殿裏,必須爬很多級石階才能抵達。神殿前的大理石巨柱,直徑約2米,高度達20米,是由三截巨石磨成圓柱然後疊起來的。在這些高聳入天、看似不可撼動的科林斯式石柱之中有一根是會搖動的,拿一根湯匙插入石頭基座的縫隙裏,可以清楚地看到湯匙因大柱的搖晃而震動。你也可以用鑰匙、或乾脆自己的手指探入石縫裏去感覺這種震顫。這說明石柱和基座之間並沒有採取固定措施,卻能歷經數次地震而千年不倒,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。


資料來源
我在約旦滑一跤~續二,天光落下的角落,新浪部落(作者:阿暉)
搖滾雙魚的網路日誌 - 原來這就是約旦】Day1傑拉西、安曼(作者:搖滾雙魚)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jhyou&article_id=12740110
途牛旅遊網-遊記攻略-約旦-月神廟(作者:不詳) http://www.tuniu.com/places/7473

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

祕魯--瑪丘畢丘Machu Picchu

區位
地圖:google map
絕對位置:緯度13.163056° 經度72.545556°
相對位置:Machu Picchu is a pre-Columbian Inca city located at 2,430 m (7,970 ft) altitude on a mountain ridge above the Urubamba Valley in Peru, about 70 km (44 mi) northwest of Cusco.

特色

瑪丘畢丘遺蹟在庫斯科市西北112公里,標高2,460公尺。由庫斯科搭乘高原火車沿烏龐巴河 (Urubamba)而下,眺望安地斯山系,從山岳地帶進入叢林地區,到達標高1,700公尺的阿瓜蘇車站,在這裡坐巴士,走長達八公里的鋸齒道路,即可登上山頂,需25分鐘。1911年美國耶魯大學賓加姆教授,循著祕魯獨立戰爭的領導者Simon Bolivar將軍的足跡而至。他在原住民處聽說山上有遺蹟,便攀上長滿灌木與蔓草的危崖,發先了這一大片的遺蹟。被稱為空中都市的瑪丘畢丘,在空中沉睡了四百年;三面被烏龐巴河環繞,斷垣絕壁的頂上築有神殿、宮殿、祭壇、澡堂、一千級的階梯、梯田梯園等石造建築所形成的要塞都市,但迄今不知是何人、何時所建,以及居民無由自城市中消失,這些至今仍都是不可解的謎。據說能住在瑪丘畢丘的,都是當時社會上的重要菁英份子,其中有一群處女,是特別挑選出來服侍太陽神的。很多人認為它原是宮殿或軍事堡壘,也有考古學家認為是平民的住宅區。在瑪丘畢丘區域中曾挖掘出約五十個墳區,殘骸都還保存得非常完整,而且百分之八十都是女人。由於西班牙人占領秘魯時並沒有發現這座位在高山上的城市,因此西班牙歷史上也並未記載。有傳說是全城居民因傳染病而無一倖免,也有傳說是在帝國滅亡前人民因政治暴亂而被放逐。但因印加人沒有留存任何文字記錄,因此至今都還不得而知。瑪丘畢丘可分為三個區域:墓園區、監獄區以及神廟區。在過去的太陽祭典中,三窗廟 (Temple of the Three Windows)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;神鷹石(Condor Stone)是雕成鷹頭與鷹身的平坦祭壇。整座廢墟最壯觀的是一望無際的梯田,可以想見當時農業發展的盛況。而小山丘上有塊碩大的長方形石頭,標面非常平滑,稱為「栓日石」;因為古代印加人崇拜太陽,希望能以這塊石頭留住太陽。栓日石還有一像功能,可以依日影變化確定季節,編制農曆。當時的印加文化沒有使用任何坐騎或輪子,但能將這麼多的巨石運送到瑪丘畢丘,而且堆砌巨石間沒有任何塗料接著,但上下左右都互相契合,密合程度連刀片都無法插入。

資料來源
台北市自助旅行協會(作者:不詳) http://www.tita.org.tw/view/southamerica.html
照片-台北市自助旅行協會(作者:不詳) http://www.tita.org.tw/sophia

2007年10月11日 星期四

印度--印度婚俗

區位
地圖: google map
絕對位置: 北緯8度4分-37度6分,東經68度7分-97度25分之間
相對位置:Bounded by the Indian Ocean on the south, the Arabian Sea on the west, and the Bay of Bengal on the east, India has a coastline of over 7500 kilometres. It borders Pakistan to the west; China, Nepal, and Bhutan to the north-east; and Bangladesh and Myanmar to the east. In the Indian Ocean, India is in the vicinity of Sri Lanka, Maldives, and Indonesia.

特色

一夫多妻
印度古代的聖典《摩奴法典》對婚姻、擇偶等都有嚴格的規定。不同種姓之間是不能通婚的,只能在同一種姓中為子女尋找伴侶。有意向性目標後,雙方家長首先要由占星師算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,看兩人是否相剋,能否恩愛、白頭偕老。如果兩人八字相符,就開始談嫁妝,然後定婚姻。
由於高種姓的女子不能下嫁低種姓,對於一個婆羅門種姓的少女來說,要找一個如意郎君並非易事。因而在印度古代有婆羅門男子娶許多妻子的風俗。筆者在印度時曾經看過英國人寫的一本書,描寫古代印度人的生活,其中一章談到婚俗。據他講,婆羅門種姓還分為許多亞種姓,社會地位最高的是庫林婆羅門,因而庫林婆羅門男子往往有一大群妻子。有一個庫林婆羅門有一百多個妻子,這些妻子婚後並不和他住在一起,而是住在娘家,分佈在方圓幾百里不同的村莊。這個庫林婆羅門記憶力再好,也記不住他的這些妻子們,只能拿個本子記下妻子和岳父大人的名字和地址,一家一家地巡迴拜訪。他每到一家,岳父母和妻子都把他當作貴賓,盛情款待,曲意逢迎,臨走時還要大包小包地送許多財物。由於妻子太多,光顧不過來,他只能在每個妻子家住幾天,就是這樣,與每個妻子一年兩載才能見上一面,加上路又不熟,有時還會出現住錯人家的錯誤,當婆羅門女婿快要走時,才發現住的不是自己的妻子家。總多妻子獨守空閨,耐不住寂寞,紅杏出牆的事也時有發生,有的生了小孩,怕外人知道敗壞名聲,偷偷將嬰兒溺死。

這種故事近乎天方夜譚,但並非空穴來風。1993年的《印度斯坦時報》還刊登了比哈爾邦邦一個60多歲的部落酋長先後娶幾十個妻子的故事。最年輕的一個妻子只有18歲。
印度還有一些落後的部落地區,其婚姻關係更為複雜。有些部落盛行一妻多夫制,一個姑娘嫁給某家的兄長,同時也是其他兄弟的妻子。梅加拉亞邦迦洛族盛行舅表兄妹結婚,一個男子可以與姊妹倆同時結婚,在岳父死後還可以娶丈母娘。在喜馬拉雅山區印巴停火線附近,有一處被遺忘的雅利安人部落,他們盛行一妻多夫制,處於母系社會的發展階段。



廣告徵婚
印度是一個固守傳統的國家,傳統的習俗和觀念在印度有相當影響,時至今日,在印度,大多數婚姻仍是靠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促成。通常都是在同種姓之間尋找配偶。近年來,也有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男女,衝破傳統的種姓觀念的束縛,自由戀愛而成婚。但自由戀愛往往要受到家長的干涉,成功率不高。在相對封閉的印度社會,男女之間交往的機會不多,社交範圍也相對狹小。因此,在現代社會,廣告徵婚成了重要的擇偶手段。週末的《印度斯坦時報》、《印度時報》等報紙的副刊上,都登有徵婚廣告。一般都是父母為子女在報紙上登廣告。這些徵婚廣告五花八門,有的限定應徵者的種姓,如要求應徵者是婆羅門或刹帝利,有的則表示不限種姓。大多數廣告都要求應徵者附上個人簡歷和照片。男方的徵婚廣告要求女方漂亮、出身於良好家庭。在介紹自己時也不吝使用溢美之詞,並說明自己的收入。女方在選擇配偶時,則要求男方有收入優厚的工作,出身於良好的家庭。
獨特的民族風俗
印度的民族眾多,選擇伴侶的儀式也各不相同,有的頗有風趣。
喀拉拉邦的烏拉坦部落流行一種特殊的挑選新郎的方式:將待嫁的姑娘置於一間以樹葉臨時搭起來的小屋裏,村裏的小夥子都被邀來,聚集在小屋周圍。姑娘和親友便開始敲鼓奏樂,青年人伴隨著音樂跳起舞來,他們一邊跳,一邊用竹竿不斷地往小屋牆上敲打,直到屋內的姑娘抓住了其中一根捅進牆內的竹竿,這種奇特的儀式才告結束。而被抓住竹竿的青年就成了姑娘的未婚夫。
中央邦的牟裏亞人,在村外建一所專供青年男女住宿的公房(“科杜爾")。每天傍晚,男女青年便挾著席子來到公房。屋裏生起一堆火,大家繞火堆而坐,聊天、唱歌、跳舞,很快就結伴成雙。在公房裏,青年都要接受彼此友好相處的教育,互相尊敬、謙讓。姑娘們喜歡插些男友送的梳子,如果有的姑娘容貌醜陋,沒有收到小夥子的梳子,公房的舍長“薩拉達爾”就會親自送她一些梳子,使姑娘免生自卑感。同樣,如果小夥子收不到姑娘的項鏈,舍長也是按上述辦法安慰他。青年們在這裏相親相愛,定情,然後告訴舍長,為他們舉行一次集會,向大家告別,離開公房,單獨成家立業,以後也不再回到公房了。拉賈斯坦邦的比爾族人有其獨特的擇偶方式。若男女青年一見鍾情,小夥子就會拉住姑娘的手。這就意味著他要娶她為妻。如果姑娘的父母同意,當即就可以舉行婚禮。如果遭到拒絕,則可以通過其他方式,或涉過離村最近的一條河而不被新娘的父母追趕上,或雙雙密約逃走,以後再宣佈正式結婚。過一段時間後,姑娘的父母總是會原諒自己的女兒並接納新女婿的。

婚禮
一對盛裝的新人並肩而坐,神情羞澀而激動。新娘身穿繡金的大紅莎麗,頭戴花環,在閃閃發光的鼻飾河耳環的襯托下,俊俏的臉龐更加動人。新郎身著繡有金色花紋的白衣,英俊瀟灑。在歡快的樂曲聲中,來賓紛紛向新人抛灑花瓣和染色米粒……這是印度婚禮的一個場面。
每年的秋冬季節,是舉行婚禮的季節。一到傍晚,就聽到吹吹打打的奏樂聲,循聲望去,只見一對身穿鑲邊紅制服的鼓樂手邊走吹,還有一些人專門捧著日光燈照明,隊伍中間是騎著白馬、胸佩花環、衣著華麗、面帶笑容的英俊新郎,摟著一個五六歲的可愛男童,大概是他的伴郎。一群年輕的姑娘、小夥子和天真可愛的孩子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,後面跟著一些女眷。這是新郎家護送新郎去娶親。一般的家庭舉行婚禮都是選一個空曠的場地,在外邊搭起寬敞的大棚,裏面鋪上地毯,擺上桌椅和各種菜肴、酒水。賓客有數百人。達官貴人家嫁女兒,往往在豪華的大飯店中舉行婚禮,閃閃發光的器皿,豐盛的菜肴,進口的香檳、威士卡,還伴隨有歡快的樂曲,珠光寶氣、衣鬢留香的淑女貴婦更為喜宴增添了色彩。筆者曾參加過不同社會層次的婚禮,深感懸殊巨大。印度不同的民族,婚禮也不相同。拉賈斯坦的比爾族人的結婚典禮饒有風趣。選定佳日後,一般是新娘的父親及家庭其他成員先去新郎家拜訪,返回後即跪在神像前祈禱,求神佑護。次日新郎在父母親友的陪伴下來到新娘家,他頭纏鮮豔的頭巾,手持寶劍,受到岳父母的隆重歡迎。接著新郎用寶劍擊碎一個櫃子,然後以美酒招待賓客。新娘進行洗沐儀式後,與新郎一同走進專門舉行婚禮的房間。新娘的母親手持點燃的蠟燭圍著新郎走七圈,女方的女眷拿著裝滿水的罐子也繞著新郎走七圈,意在保護新人免受惡魔的侵害。然後,由德高望重的長者用彩帶把一對新人的手繫在一起。這時人們唱起讚美歌曲,新人圍著聖火走七圈,賓客把如雨的花瓣抛灑在新人頭上,儀式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。
嫁妝制度
女兒出嫁,父親必須準備好像樣的嫁妝,否則就很難嫁出去。這就是印度至今尚流行的嫁妝制度。嫁妝的多少不僅取決於男方的家庭地位,也取決於女方的家庭狀況。未婚夫的社會地位越高,身價也越高。
不要以為從美國、英國回來的博士,受過西方教育,會不要嫁妝,他們索要的嫁妝更多,有的甚至要上百萬盧比。因此,女方的父親只能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去挑選女婿。選定女婿後最重要的事情是與男方的家長磋商,就嫁妝的多少討價還價。
此外,按照印度的風俗,舉行結婚儀式的費用也是由女方承擔,為此許多家庭不得不到外借債,即使有錢人家,若有三四個女兒,也會被嫁妝弄得傾家蕩產。對於高種姓或上流社會來說,嫁妝不僅包括綾羅綢緞、金銀首飾,還包括小汽車等。
結婚時嫁妝不足的婦女,不僅會遭到別人的嗤笑,結婚後還會受公婆及丈夫的折磨,甚至被逼自焚或被婆家活活燒死。1979年僅德里一地因男方嫌棄新娘嫁妝少而把新娘活活燒死的案子就有250多起。90年代初在印度時,報紙上也常常刊登妻子被婆家燒死的消息。有時是丈夫、有時是婆婆趁新娘在廚房做飯之際,從背後往她身上潑上汽油,點燃火柴。有的掙扎著逃脫,倖免一死,大多數送醫院後不治身亡。男方在妻子身亡後會說是妻子不小心自己釀成火災,女方家告到警察局,但往往因為沒有確鑿證據而不了了之。
嫁妝成了女孩父母的沉重負擔。據說有的家庭從女嬰一出生,就開始節衣縮食,為她存錢攢嫁妝。有的家庭則儘量避免要女孩,在妻子懷孕時發現時女孩就做人工流產。有些診所的廣告這樣寫著:“今日花400盧布,將來能省40000盧比。”


童婚
童婚的習俗由來已久,至今仍在印度普遍存在。在拉賈斯坦邦瑪爾瓦爾地區,每年4月底的阿卡蒂節都要舉行上萬名兒童參加的集體婚禮。小小年紀的新郎和新娘或倚坐在母親的懷裏,或撲在母親膝上,睜大著稚氣而好奇的眼睛,東張西望,甚至有些孩子害怕大場面嚇得哇哇大哭。
政府早就明令禁止童婚,但多少年來的童婚習俗仍然盛行不衰,在農村尤其如此。一則因為印度教鼓勵童婚,二則是童婚所需的嫁妝較少,這對許多家庭經濟狀況拮据、又有女兒的人家是頗具誘惑力的。關於童婚的起源,眾說紛紜。有一種說法認為,穆斯林入侵印度後,到外收羅女孩子。印度教徒為避免自己的女兒受淩辱,就早早地打發女兒出嫁。這種說法不太可信。因為從史料上看,早在穆斯林入侵印度之前,童婚的習俗已經存在。
招婿習俗
在印度的馬得拉斯地區,流行著女家招婿、男家送新郎的習俗。
吉日擇定後,新郎離開父母家時,要舉行送親儀式。送親得隊伍隨著鼓手的鼓點唱起歌,簇擁著新郎向新娘家走去。隊伍最前面的是兩位小姑娘,打扮得漂漂亮亮的,手捧木雕的橢圓茶盤,盤中盛著可拉果。當地人認為,可拉果可使婚後的生活幸福美滿,且能祛邪免災。新郎的父母跟在小姑娘後面,手持幾根腰帶。腳上系著鈴鐺的男孩子們在隊伍中蹦蹦跳跳,他們身後是婦女們,不時發出歡快的叫聲和笑聲。當送親的隊伍到達新娘家門的時候,鼓樂齊鳴,女方父母滿面笑容,在門口迎接。新郎的父母從小姑娘手中結果茶盤,交給女方父母。當新郎進入禮堂時,新郎的父親鄭重地在兒子腰間纏上一根腰帶,並說一些祝福的話;新郎的母親將自己手中的腰帶交給親家公,親家公將腰帶圍在女兒腰間,並囑她說此腰帶只能由新郎來解。然後,新娘由女伴們陪著坐在床前幔簾後面,由坐在幔簾前面的新郎握新娘的手。由於新娘和女伴們都伸著雙手,新郎往往握錯,急得滿頭冒汗。最後還是伴娘們縮回自己的手,一對新人的手才緊緊握在一起。此時幔簾被拉開,新娘露出嬌豔的面容,眾人一片歡呼,儀式亦告結束。
資料來源




2007年10月7日 星期日

渥太華--拜沃市場周邊

區位
地圖: 渥太華- google map 拜沃市場-google map
絕對位置: 緯度45.417° 經度-75.7°
相對位置:Ottawa is located in the Ottawa Valley on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province of Ontario. Ottawa lies on the banks of the Ottawa River, a major waterway that forms the boundary between Ontario and Quebec.

特色

一八二0年代,拓荒者剛來到渥太華時,這裡叫「拜城」(Bytown),拜城的商業中心就是今日的拜沃市場(Byward Market)。這一區是渥太華現存歷史最久的區域,市場裡有些商家甚至已經經營了將近兩百年。從早到晚,這裡仍然源源不絕地供應渥太華生鮮的魚肉蔬果。最好的法國菜、海鮮餐廳,或爵士酒吧,也都分布在市場周邊,是消磨傍晚最好的去處。
  拜沃市場和國會大廈之間,順著麥坎錫大道往胡爾區走去,建築師薩弗迪(MosheSafdie)以鋼骨和玻璃建構的國家畫廊(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),在厚重的石砌建築間出現。大量的自然光透進室內,讓國家畫廊顯得明亮和具有現代感。國家畫廊收藏了大量的北美和歐洲藝術作品,並展示加拿大原住民∣∣因努特人的傳統文化。
  薩弗迪在渥太華的另一項作品,是渥太華市政廳的重塑工程。在澄藍的總督運河旁,在天光和河面的反光中,走進以屋頂的彩色玻璃作為使用區分的市政廳,彷彿是不經意地鑽進一個彩色的遊戲盒子。薩弗迪掌握光線的能力,正是他在加拿大廣受重視的原因之一。
  國家畫廊的隔壁是加拿大戰爭博物館(Canadian War Museum),展示加拿大軍隊過去使用過的武器。再過去就是鑄造楓葉金幣的皇家鑄幣局( Royal Canadian Mint)。腳程好一點的人,不妨走到胡爾區的文明博物館(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)。
  文明博物館是由加國建築師卡地農(Douglas Cadinal)所設計,在一百萬平方呎的範圍裡,興建了這座彷彿日式庭園般的博物館。一九八九年開館以來,文明博物館裡最重要的主題,是加拿大本國文化的重現,因此原住民文物的蒐集、歐洲移民屯墾的過程,都是文明博物館的重點展示項目。由於經營模式是操作與展示並重,因此這裡也設計了相當大的空間供兒童嬉戲活動。

拜沃市場近觀 加拿大國家畫廊
渥太華市政廳
加拿大戰爭博物館
加拿大皇家鑄幣局


加拿大文明博物館

資料來源
大紀元文化網(自由時報採訪.攝影記者郭孟君) 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3/6/2/c13207.htm

圖片

MBT加拿大(作者:不詳) http://www.mbtcanada.com/t6013.html

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(作者:不詳) http://national.gallery.ca/

網友日記(作者:不詳) http://www.pmes.tyc.edu.tw/teach/s03-06.htm

WarMuseum.ca - Canadian War Museum(作者:不詳) http://www.civilization.ca/visit/cwmvisite.aspx

自由電子新聞網(採訪.攝影◎記者郭孟君) 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1/new/aug/29/life/travel-4.htm

PChome個人新聞台-譚天地(作者:阿譚)

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news/mammut99/3/1296840821/20071015214411/